海南的钓场众多、海产丰富,被称为“海钓天堂”。海南海钓资源环境一流,光近海就有鱼类600多种,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得一年四季都适合开展各种休闲垂钓体验。海南海钓吸引了不少从外地专程来体验的“钓客”。海南四周环海,钓场众多,环岛钓场有130余处,钓点达上千个,其中还有国际钓鱼协会(IGFA)认定的“世界第三大海钓钓场(七洲列岛-大洲岛)”,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稳定,具有引进国际高层次海钓比赛的先决条件。海南历史悠久的渔业文化也是吸引国内外‘钓客’的重要元素。
海南钓场
海口市南港码头。南港码头由东堤和西堤所环绕,堤坝的组成是工字型混凝土结构,东堤可以驱车直往,西堤就要攀爬一番了。两堤的内外皆可钓鱼,主要鱼种为黑鲷、白鲷、红友、石斑、军曹、鹦哥、白鲳、泥蜢等等。适合钓法:浮游矶钓、船钓、路亚。距离海口市区仅20公里,环境得天独厚,天然的人工礁钓场,随着时间越来越久,来这里栖息和觅食的鱼类也会越来越多。早、晚相对比较好钓。
文昌市木兰头。木兰头是文昌市的旅游点,是文昌市北端的突出岬角,其前方是的急水门,这里有亚洲闻名的航道灯塔,海水清澈,有大片的礁石,水深4-5米。这里钓到的海鱼以裸颊鲷为多,也有黄尾鲷、火点及石斑上钩。这里钓到的鱼个头大,可以使钓友大过手瘾。钓法:路亚、浮游矶等。这里好在晚12时前钓鱼,超过时钓况不佳。
文昌市铜鼓岭钓点。铜鼓岭是海南省东面的陆地,也是热带风暴的主要登陆地之一。铜鼓岭周围有长达数公里的岩礁带,经过长期地海水冲刷,使此地更加壮观,形成多处岬角、突出地形。铜鼓岭脚下海水变化多端,水流速度快,海水较深,加上水下是形态各异的礁石及珊瑚礁,这里成了渔民的天然渔场,经常有大鱼出没,石斑鱼特别多,也是鲍鱼的天然生长地域。可以钓获连尖、三点鲳、海鳗、青衣、金鼓、泥猛。这里钓到的鱼个头大,曾有钓手钓到15斤的大石斑和12斤的连尖。钓法:路亚、船钓或浮游矶钓。
琼海市龙湾。琼海龙湾海域分布有大量的珊瑚礁以及海草床资源,这些资源不但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、繁殖场所、庇护所,还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。海草床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为鱼类提供了保育基地。所以该海域鱼类资源丰富。鱼类种类主要有真鲷、幽面、红友、红鱼、马鲛、金枪、海狼、牛港、石斑、章雄、青衣、带鱼、鱿鱼等等。钓法:路亚,浮游矶。
万宁市大洲岛。大洲岛属于自然保护区,由于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,为周围鱼类提供了栖息庇护的产所,其周围海域的鱼类资源比较丰富,是理想的海钓场所。鱼类主要有三点鲳、青衣、石斑、杂衣等。钓法:船钓、路亚、浮游矶。
三亚市蜈支洲岛。位于三亚市林旺镇东面1.5海里处。属我国个开发的热带旅游袖珍小岛,面积1.48平方公里。可钓鱼种包括红点臭肚、石斑、青衣、鹦哥、苏眉、鹤针、泥蜢、幽面、红友、鲨鱼、牛港、连尖、各类珊瑚鱼种。适合钓法为:浮游矶钓、路亚、船钓。这里夏季诱惑人的要属大型连尖。
陵水海钓资源丰富,新村、黎安港、分界洲岛、双帆石岛等都是非常好的垂钓点。其中,黎安港十分静谧,有港湾、沙滩、礁石等特色景观,能在独特的琼岛风光中,感受海钓的乐趣。
文昌七洲列岛是传统天然渔场,鱼类资源非常丰富,被国内外钓友誉为“海钓天堂”,是国际钓鱼协会(IGFA)认定的“世界第三大海钓钓场”。由7个岛屿组成。
三亚蜈支洲岛被海钓爱好者称为“三亚海钓场”,该地海产丰富,拥有金鼓鳗、苏眉、白毛、章红、橙斑等各种特色鱼类资源,曾有过“一小时两冰箱牛港”的海钓纪录。
海南的鱼类资源
本岛近海有鱼类600多种,其中旗鱼、黄鳍金枪、牛港等鱼种是国内独有的,海钓鱼类主要以石斑、黑鲷、鲈鱼、龙利鱼为主。
海钓的具体方式
有船钓、矶钓(岩钓)、滩钓、岸钓及拖钓等多种,可根据个人爱好去选择。若喜欢远海垂钓,可以乘游艇出海,有的旅行社还提供夜钓包船产品,以收获大鱼为目标。
适合海钓的时间
夏季、秋季是体验海钓的好季节。同时,海水涨潮时,会把大量的有机物质和鱼带到岸边,此时适合垂钓。此外,由于早、晚海面相对平静,这时也是垂钓的好时段。
随着《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(2020-2025)》发布,海南提出将大力推动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,推进体育发展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,全面提升水上运动发展环境,为海南海钓旅游产业规范化、系统化发展带来新契机。
随着海上项目不断丰富、配套服务日益完善,“海钓+”产品也越来越受市场欢迎。海钓旅游其实是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模式,带动游艇、渔港、垂钓、酒店、餐饮、交通、海洋旅游体、岛屿经济等产业融合发展。
2019年9月,《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(2019-2025年)》发布,对海南打造特色海钓旅游产业提出详细规划与要求。同时,海南不少景区也结合海洋特色做文章,通过丰富海钓产品体系、提升旅游服务等多举措,挖掘更多潜在消费人群。
下一步,海南将结合实际,充分借鉴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的先进经验,研究出台相关意见办法准则等,完善促进海钓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。同时,探索创新“政府+行业准入+保险+应急救助+行业协会”五位一体管理模式,建立休闲渔业船舶(游钓船艇)和涉业主体的准入标准,加强行业协会监管服务,做好“海钓经营证”“海钓证”的发放管理,多举措保障海钓旅游产业合法、有序、规范、安全健康发展。